梨园荟萃,国韵流芳。5月20日晚,“太行韵 泉城情”中华传统戏曲进校园全国名家名段演唱会暨“戏聚泉城 擂响中华”“伶人王中王”戏曲名家巅峰汇开幕盛典在邢台学院体育馆上演。
本次演唱会由邢台市委宣传部、市文广旅局、邢台学院和襄都区联合主办,襄都区委宣传部、邢台学院艺术学部、邢台交建集团承办,白燕升团队策划执行,邢台交建文旅集团、德玉泉乳业、家乐园集团、金沙河集团、蓝池集团起亚、旭阳集团共同协办。知名主持人、节目制作人、邢台学院艺术学部部长白燕升担任总导演,并与著名演员张凯丽联袂主持。
邢台学院艺术学部舞蹈学子以大型舞蹈《又惊蛰》开场,以灵动身姿诠释“青春之爱”,舞者们用肢体语言演绎生命复苏的诗意画卷。
戏曲板块异彩纷呈:
山西省晋剧院献演的武戏《黑神话·悟空》由刘红亮领衔。任强、吴兰宇等演员以精湛武艺再现经典神话人物,拳脚间尽显国粹魅力。
吴素真在豫剧《梵王宫》中展现细腻唱腔,河南豫剧院的传统剧目赢得满堂喝彩。
北京京剧院张建峰、窦晓璇联袂演绎的《四郎探母·坐宫》将京剧的唱念做打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长治文化艺术学校赵鹏洲、郜熠东带来的上党落子《吕布试马》则呈现了地方剧种的独特韵味。
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连续奉上两出好戏,丁云飞演绎的河北梆子《好南关》高亢激越,让观众在传统唱腔中邂逅邢台城市文脉。
张秋玲在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表演气势磅礴,她高亢激越的唱腔配合,将巾帼英雄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音乐类节目同样精彩:
李春波深情演唱的《一封家书》唤起游子乡愁。
邢台学院艺术学部呈现的瓷乐《柳溪涌翠》将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,以创新形式演绎传统器乐,彰显非遗活化成果。
本次汇演特别设置“伶人王中王”白瓷奖杯评选环节,“伶人王中王”白瓷奖杯的亮相更添文化底蕴,随着重磅揭晓评委阵容与参赛名家名单,21日至26日晚六大巅峰对决即将震撼开擂,令人翘首以待!
白燕升创作并领唱的《邢台行》由马路街小学学生伴唱,童声与专业演唱交织成动人的城市赞歌。
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和石富宽表演的相声《山东京剧》妙趣横生,两人默契的配合和地道的山东腔调让观众捧腹。他们生动演绎了京剧与方言的碰撞,现场掌声不断。
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陈素琴在《太行娘亲》中塑造的抗战母亲形象催人泪下。
张凯丽演唱的《洪湖水浪打浪》以清亮婉转的嗓音完美诠释经典,与邢台学院艺术学部学子的伴舞相得益彰,共同勾勒出一幅鱼米之乡的动人画卷。
郑州市豫剧院名家虎美玲演唱的《破洪州》则展现巾帼英雄气概。
天津京剧院花脸名家康万生先生宝刀未老,以《锁五龙》《奇袭白虎团》两出经典剧目展示花脸艺术的磅礴气势,引得满堂喝彩。
压轴节目《我爱你中国》由张建峰、窦晓璇再度登台,北京京剧院艺术家们演绎经典歌曲,为整场演出画上辉煌句点。
本次汇演既呈现了京剧、豫剧、河北梆子、上党落子等传统戏曲的深厚底蕴,也通过舞蹈、歌曲、曲艺、瓷乐等多元形式展现创新活力。邢台学院艺术学部参与演出,与各专业院团同台献艺,在艺术交流中收获宝贵经验的同时,也展现了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功底和育人成效。整场演出以“家国之爱”为精神内核,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致敬,更是向新时代献上的艺术礼赞。
演唱会通过全国50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,关注量达4050万人次,以专业的多机位高清直播,让身处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。
5月21日至26日每晚19:30,还将继续在邢台学院体育馆举办“戏聚泉城 擂响中华”“伶人王中王”戏曲名家巅峰汇,展示名家风采。越剧名家吴素英、川剧名家王玉梅、黄梅戏名家张辉、京剧名家张建峰、豫剧名家徐俊霞、秦腔名家张蓓、河北梆子名家门桂英、云南花灯戏名家李丹瑜以及河北梆子优秀青年演员刘维维、晋剧优秀青年演员杨文艳将同台切磋竞技,为全国观众呈现一场高品质梨园盛会。
邢台学院第二次举办中华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,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。戏曲进校园不仅是艺术的熏陶,更是青年学子增强文化自信的课堂。期间,邢台学院还将推出“文化艺术节”系列活动,包括名家报告会、校园闪演、主题系列活动、戏曲年画展等多元文化艺术体验,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。
展望未来,邢台学院将继续深耕文化沃土,深入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,通过构建多元化美育平台,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文化自信,培养兼具艺术修养与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,为地方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高校力量。